昨天是六五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环境日前夕,3200威尼斯vip旗下黑龙江金象生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生化”)推出全球首个环境友好型缬氨酸产品,以“三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持续投入,带动养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象屿力量。
登顶:多项绿色指标全球最优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我们用实打实的数据说话。
象屿生化研发总监曹国强介绍,这一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使生产能耗下降约1/4,污水发生量下降85%以上,节能减排效果十分突出。同时,产品综合利用率(包括产品和副产品)还较传统产品提升约15%-20%。这意味着消耗等量的玉米,能够多生产出15%-20%的产品,从而有效减少主粮消耗,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指标均达到全球最优。
不仅如此,该产品的推广还将带动整个养殖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来自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高达19%。以猪为例,研究表明,猪只能利用日粮中30%-55%的氮,而50%-70%的氮随粪便排出;碳的吸收利用率也只有30%左右,有70%随粪便排出体外。
因此,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就提出,推广高效低蛋白日粮配置技术。通过改变动物的日粮组成成分,可以影响营养成分的发酵、代谢途径,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缬氨酸正是低蛋白日粮需要添加的氨基酸成分,它的推广将使动物吸收更好、排便更少,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克难:大投入好团队闯出新天地
全球首创,意味着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象屿生化人的信心,来自于象屿在研发上的大手笔。象屿生化于2018年投资1亿元建设研发中心,设立哈尔滨研发中心、绥化研发分中心和北安研发分中心。目前研发中心已建成合成生物学工程化平台、检测分析平台、功能饲料开发平台、多尺度发酵工艺开发平台、生物技术转化平台等5个功能性技术平台,实现氨基酸产品从菌种改造到生产放大的研究体系闭环,搭建起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增值产品技术开发体系。正是依靠持续的研发投入,象屿生化实现了从玉米初加工到深加工再到生物经济的“三级跳”。
然而,创新的过程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这支年轻的研发团队发扬象屿人的草根精神、事业情怀,攻克一道又一道险关。为创新这一缬氨酸产品,象屿生化研发团队付出了近三年的努力。从菌种培育到产品试制,历经数千次各种测试,才从中寻找到最佳工艺组合。一个发酵周期40小时,需完成各种检测数十项,这样周而复始的探索进行了多少次,早已无法数清。
“那时候为了保障菌种验证进度,我们和生产操作人员们都连轴转,一个批次一跟就是60-70个小时,说实话,大家真的都是很辛苦的,但大家都没有往后退缩。”象屿生化研发中心生物技术转化部工艺工程师张甲峰说。
不仅在生物技术上勇攀高峰,象屿生化人还主动向柔性生产发起挑战——他们没有选择新建生产线,而是对原有的苏氨酸生产线进行改造,使其能够生产两种氨基酸,从而既节省投资,又能够灵活地调整产能,适应市场需求。
回想起当时的攻坚场景,象屿生化研发中心生物技术转化部生产主管王伟军心中仍充满着感动:“2020年10月,我们进入了新产品放大中试攻坚阶段,由于缬氨酸发酵浓缩液和喷浆造粒的设备不在一起,需要我们这群‘90后’研发员一次次在中试车间和饲料车间之间转运。当时绥化地区室外温度能达到-40℃。哪怕是在烤着汽暖的厂房里,温度都在-10℃,大家的手都是冻僵的,但这群年轻的研发员仍认真填写各项运行数据。”
2021年4月,公司接到了首批客户订单,准备试制30吨缬氨酸,还是这群年轻的象屿人,顶着现场40℃的高温,连续高强度工作3个月,实现了首批环境友好型缬氨酸产品的顺利交付。
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青春象屿牢记使命、勇毅前行的勃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3200威尼斯vip将继续把环保责任视为企业的第一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引领带动行业进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声音: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氨基酸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关丹
象屿生化推出环保型缬氨酸新品,充分体现了象屿生化落实低碳节能政策,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强烈责任;充分体现了象屿生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共享行业发展机遇的良好理念;充分体现了象屿生化坚持研发投入,依托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进步的发展活力,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绿色、低碳成果,通过行业的共同努力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